首頁 Home 作者 Author
作者 Author

tsaichiru

作為一名長期投入特殊族群訓練領域的講師,每次課程都是一場與學員共學共好的旅程。這次的課堂不僅充滿突破與啟發,更讓我深刻感受到健身產業正朝著更專業、更具包容性的方向邁進。這不只是一場知識的交流,更是一個讓我們重新思考運動價值的契機。

博士教授的求知精神:學習無止境,專業更進階

這次SPES研習課堂最讓我感動的,是有兩位博士級教授親自參與進修。這是我們課程首次迎來如此高學術背景的學員。他們在各自領域已有深厚造詣,卻仍帶著好奇與求知的心,與大家一起探索特殊族群訓練的知識。看到兩位教授願意放下身段,從頭學習,我不禁感到敬佩:即使已是學術界的權威,他們依然保持謙卑與學習的熱情,這種精神正是健身產業需要的榜樣。

更令人振奮的是,課後兩位教授給予了非常正向的回饋。他們表示,這門課程不僅讓他們對特殊族群訓練有了更系統的認識,還激發了許多課程開發的新想法與啟發,例如如何將這些知識融入教學與研究,甚至推廣到更廣大的族群。聽到這樣的回饋,我感到非常榮幸,也更加堅信特殊族群訓練的價值正被更多專業人士看見。學習無關年齡,專業無關身份,只要我們願意敞開心胸,就能一起創造更多可能性。

足底筋膜炎與足底腳跟痛:指引的適用範圍與注意事項

  • 足底腳跟痛的多重成因
    足底腳跟痛 (plantar heel pain) 是一個包含多重病因的廣義名稱;其中最常見的原因為足底筋膜炎 (plantar fasciitis),但也可能是足跟脂肪墊症候群、足跟骨刺症候群、神經刺激或跟骨應力性骨折等。雖然本指引主要聚焦於足底筋膜炎,但臨床上仍需先辨別實際成因,才能確定指引的適用性。
  • 足底筋膜炎的典型症狀
    若足底腳跟痛的主要症狀包括:
    1. 內側足跟疼痛,尤其是在足跟結節處有壓痛;
    2. 清晨起床或休息後初次負重時疼痛最明顯;
      那麼本指引相當適用,因為這些特徵正是足底筋膜炎的臨床典型表現。

  • 個別化評估的重要性
    如果症狀與上述足底筋膜炎的典型表現不符,或懷疑有其他病因(如神經壓迫、脂肪墊病變等),建議諮詢醫療專業人員以進行詳細檢查。只有在確認診斷後,才能有效遵循這份針對足底筋膜炎的臨床指引。

指引核心與內容重點

  • 物理治療範疇為主
    本指引主要針對物理治療領域中的介入措施,例如:
    • 徒手治療
    • 伸展運動
    • 足部輔具
    • 乾針治療 (dry needling)
      雖然指引中也討論了體外震波治療 (ESWT)、皮質類固醇注射 (CSI) 與血小板血漿注射 (PRP) 等,但因這些並非物理治療師的常規執業範疇,所以並非本指引的重點。

  • 兼顧病患意願與需求
    指引強調,治療計畫應以患者的價值觀、期望與偏好為基礎。若在臨床過程中,有明顯偏離指引建議的特殊情形,應於病患的醫療紀錄中予以註明,以確保治療透明度與安全性。

  • 診斷流程
    指引所引用的文獻,多數針對「已確診為足底筋膜炎」的族群進行研究。因此在應用本指引前,確立診斷是關鍵一步。如果臨床證據與患者的臨床表現吻合,可以依指引內容制訂治療方案。

  • 治療建議與證據等級
    本指引將各種介入措施的效果與科學證據分級,如 A、B、C、D 等級,並區分「必須/應該/可以」等不同強度的建議。這些區分可協助臨床醫師或物理治療師判斷哪些療法更適合優先採用。

罹病時間長短:急性期與慢性期

  • 涵蓋各階段的治療
    足底筋膜炎本身可能呈現急性或慢性病程,許多研究著眼於已經持續 1 個月、甚至 6 個月以上的慢性狀態。整體而言,這些臨床指引並未「排除」短期或急性期的患者;反而是強調治療應隨症狀嚴重度與持續時間而有所調整。

  • 慢性足底筋膜炎的研究
    部分研究專門聚焦於罹病超過六個月的慢性患者,例如探討冷凍超音波療法 (cUS) 在 3、12 與 18 個月後的疼痛緩解成效。這顯示出指引對「長期追蹤」與「慢性患者」的臨床成效亦相當關注。

  • 短期與長期效果
    • 短期 (約 1~6 週):例如乾針治療被指出可在短期快速減輕疼痛。
    • 長期 (超過 6 週,甚至至數月或 1 年以上):有些治療方式如乾針,也顯示在長期仍能維持功能改善與疼痛緩解。

  • 臨床彈性運用
    即使指引多是根據較長期的研究成果,臨床實踐仍可依患者初始症狀、罹病時間、生活需求作靈活調整。若有與指引顯著不同的治療決定,需在病歷中註明原因。

這份臨床指引旨在協助醫療與復健專業人員,針對足底筋膜炎的各種介入方式提供科學證據與建議。同時,由於足底腳跟痛可能涉及多重病因,在應用前仍應確立診斷,以辨別患者是否真屬於足底筋膜炎。

指引並非僅限急性或短期的疼痛處置;即使針對慢性或長期疼痛患者,也提供了相當具體的參考。整體治療方案應依患者需求、期望與臨床評估結果而定,必要時結合其他可能的診斷與治療途徑,以達到最佳康復效果。

提醒:如若病症與足底筋膜炎的典型症狀有所出入,或疼痛持續加劇,請諮詢骨科醫師、復健科醫師或物理治療師,進行更深入的檢查與討論,確保獲得最合適的治療建議和照護。


正文開始


NASM登錄學分方法:

登入NASM官網,並登入個人帳號(log in/my account)後,點選【My Certification (我的證照)】,點選【Renew Certification】,即可看到登錄學分,並且搜尋Provider (學分提供機構) : MedEx Asia (醫適能官方英文名稱)。以 NASM 為例,您會需要上傳「附件」以提供您的學分證明 (附件檔案即是我們所提供給您的學分證明檔案),即可順利完成學分登錄。

官方學分登錄及續證相關詳細流程說明

  • NASM International Certified Personal Trainer (NASM-ICPT): 請先登入NASM官網個人帳號 (sign-in) 再進入個人頁面 click here,或可直接查看此份NASM官方文件

    2025.01.19 更新:近期許多NASM-International CPT學員表示此方法無法完成付款,因為沒有美國居住地址與郵遞區號驗證;因此目前我們建議聯繫當時您參加考試的台灣代理機構詢問,或是尋求居住美國的親友完成相關程序)
  • NASM Personal Trainer Certificate (NASM CPT): Online Recertification Portal access 說明請直接查看 此份NASM官方文件

若有任何問題,歡迎與我們聯繫!

其他醫適能撰寫的相關學分登錄說明文章,請參考:ACE學分登錄ACE道德倫理學分取得NSCA學分登錄AFAA學分登錄


醫適能|特殊族群訓練專業培訓機構

MedEx|Special Population Training Institute

醫適能 官方聯絡方式 Contact:

Email: medex.asia.official@gmail.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edexasia/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edex.asia/

官方網站 Official Website: https://medextaiwan.com/直接報名研習-最新研習相關資訊)

全球首間專注於銀髮族功能性訓練的國際權威機構,唯一梯次,錯過再等一年點擊以下連結,立即搶下 2025 年唯一梯次名額https://forms.gle/sWnLrVYAW1T5tZ9Q7

為何選擇 FAI-FAS?

美國 FAI (Functional Aging Institute) 是全球第一家專注於高齡銀髮族功能性運動訓練的專業機構,累積超過 20 年的研究與教學經驗。由創辦人 Dan RitchieCody Sipe 博士領軍,整合運動科學、醫療復健與心理學領域的國際專家團隊,開發出「功能性高齡運動訓練模型(FATM)」,旨在以科學實證為基礎,讓高齡或銀髮族群能夠維持甚至提升身體功能與生活品質。
在美國,FAI 所建立的高齡訓練系統已被廣泛運用於醫療、高階養老院、復健中心與頂尖運動機構;現今更透過線上直播課程,將這套權威專業帶到全球,成為教練、物理治療師、醫師等專業人士的首選高齡訓練證照

在 Dr. Angela Cadogan 所撰寫的評論文章中,聚焦在於針對肩胛骨動作失調 (scapular dyskinesis, SD) 的觀點以及其可能的臨床相關性進行探討,並根據最新文獻與臨床經驗提出評估與復健的實務框架。簡單來說,此篇專家評論並非單純著眼於傳統的肩胛骨肌肉力量、或是單純的活動度訓練,而是強調以感覺回饋 (proprioceptive feedback) 與動作控制 (motor control) 為中心的復健方法,希望能夠更有效地改善肩胛骨相關的肩部功能障礙。

請留意,AFAA美國官方網站學分登入的方式可能與台灣學分登入方式有所不同,以下以美國官方網站的學分登入方式進行說明。 若您參與課程研習的地點為台灣,可直接與AFAA台灣機構詢問學分登入與續證相關事宜。

首先需要了解的關鍵是目前AFAA學分登入是在「續證 (recertify)」的時候需附上證明的步驟之一。

因此若您單純只是修習完相關課程,但是還不需要「續證」,則不需要在此時完成任何步驟。

以下是 AFAA/NASM 證照續證(Recertification, 中文或翻成「重新認證」)  需完成的事項清單:

  完成 15 小時的持續教育學習 (Contact Hours),須於證書發行日的 2 年內完成

  • 繼續教育活動旨在提升專業技能、知識及判斷能力。CEU (Continuing Education Units, 繼續教育單位) 是基於結構化教育活動的參與時數授予的。重新認證至少需完成 15 小時的持續教育學習,其中至少 2 小時必須來自 AFAA 或 NASM 課程

可接受 CEU 的類別如下:

  1. 類別 A (Category A)
    • AFAA 工作坊、AFAA 課程,以及經授權的繼續教育提供者。
  2. 類別 B (Category B)
    • 行業貢獻 (Industry Contributions)。
  3. 類別 C (Category C)
    • 經認可的現場學院及大學課程,相關學科包括解剖學 (Anatomy)、運動生理學 (Exercise Physiology)、運動心理學 (Sports Psychology)、營養學 (Nutrition)、運動學 (Kinesiology)、以及物理治療學 (Physical Therapy)。
      • AFAA 認可的學分將等同於大學學分的兩倍 (2x)。
  1. 類別 D (Category D)
    • CPR/AED 認證:CPR/AED 認證為強制要求,所有 CPR/AED 課程需包含實地操作訓練 (Hands-On Training Component)。此類課程均可獲得 2 小時的持續教育學習。
      • 範例的認可提供者包括:
        •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美國心臟協會)
        • American Red Cross (美國紅十字會)
        • American Safety and Health Institute (美國安全與健康研究所)

備註:如果 CEU 並非來自上述類別,您需完成 AFAA CEU Petition Application (CEU 申請表)

  支付重新認證費用

  • 「終身重新認證」(Recertify For Life) 候選人無需支付此費用,但需支付任何相關的延遲費用(若適用)。

  提交完整申請表

  • 包括第 2 和第 3 頁,以及所有 CEU 和 CPR/AED 認證 的相關文件。

重要注意事項

  • 請確保所有文件準備齊全,並於規定期限內提交。未完成的申請可能會延遲或影響您的重新認證資格。

⚠️ 提交申請的步驟

步驟 1:填寫聯絡資訊及繼續教育(Continuing Education, CE)資料。

步驟 2:透過以下方式支付費用:

  • 線上支付:前往 www.afaa.com
  • 電話支付:撥打電話 800-446-2322

步驟 3:簽署並填寫此申請表的日期。

步驟 4:提交完整的文件資料,透過電子郵件或郵寄方式。請包含以下內容:

  • 此申請表(如有姓名更改,請附上相關證明文件)。
  • 繼續教育單位 (CEUs) 的有效證明文件副本。
  • CPR/AED 認證證書正面及背面的副本(需為包含實地操作的課程證書)。

備註:確保所有文件準確無誤,避免延遲審核進程。

若需要進一步資訊,請參考 AFAA/NASM 官方網站或相關文件。

 –  AFAA美國官方網站的續證網址 https://www.afaa.com/recertify 

  • 參考資料來源

https://f.hubspotusercontent30.net/hubfs/2494739/AFAA%20Website/Recertification/AFAA-Renewal-App-3-2021-Fillable.pdf

醫適能研習資訊總覽【最新】2024-25 醫適能 國際認證、研習課程總表(報名資訊)

在我們的人體內,有一群被稱作「壞膽固醇」(LDL-C)的物質。如果LDL累積太多,就會開始「搞破壞」,讓我們的血管不健康,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所以大家在健檢時,如果LDL-C數值超過130則呈現紅字,醫師就會開始衛教,告訴我們可以透過生活型態的改變(像是運動和飲食)、藥物、降低心血管危險因子來減緩這些傷害,讓我們更健康、更長壽。

最近醫學界對 #新型降血脂藥物——#Inclisiran(有人甚至稱它是「神藥」)有非常熱烈的討論,因為這個新藥終於進入台灣市場了!

它實際上是如何運作的?

非常感謝 #風濕免疫專科#李醫師,不辭辛勞前來參加醫適能研習,並給予DOES研習課程高度的正面評價。李醫師對於我們課程的詳盡心得,大家可以在他的粉絲專頁貼文中查看。今天,我們特別想分享一些來自李醫師的心得,這些內容對我們具有深刻的啟發。

較新文章 Newer Posts